在我国从事水产养殖业的人们均比较熟悉的一句话,就是“养鱼就是养水”。迄今为止,尤其是在池塘中培育养殖鱼类的苗种时,人们所说的“养水”的内涵,就是采取一些养殖水质的调节技术与方法,将水产养殖水体的水质调节到所谓的“肥、活、嫩、爽”的表观状态,目的就是确保养殖水体中能存在养殖鱼类苗种摄食所需要的足量的天然饵料等。
1、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为什么要强调“养水”?
时至今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已经知道,采用一些“调水产品”对水产养殖水体进行“养水”的实质,就是在培养和调节水产养殖水体中的各种微生物和藻类种群与丰度!也就是说,水产养殖业者评价某个水产养殖池塘中是否有一塘“好水”,也就是因为水产养殖业者采用了某种“肥水产品”培养水体的技术与方法,在这个池塘中培养出来了丰度不同的“有益”微生物和藻类种群而已。
千百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正是按照“肥、活、嫩、爽”的养殖水体表观状态,利用不同的“肥水产品”在“养”水产养殖水体中,能左右养殖水体水质表观状态的各种微生物和藻类类群。为了培养出水产养殖用适宜的“好水”,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了不同的“肥水产品”和发明了不同的“养水”技术与方法。如“施肥养鱼”就是一项独具我国水产养殖特色的“养水”技术。水产养殖业者通过在水产养殖水体中施放各种畜、禽以及人类粪尿等有机肥,或者是投放尿素、氯化铵等无机肥,其目的就是在利用这些肥料中的一些物质,将其作为养殖水体中各种微生物和藻类的营养元素而提供给它们,以满足这些微生物和藻类的繁殖与生长的物质需求。
毋庸讳言,如果没有“施肥养鱼”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的广泛推广与应用的话,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是绝对不可能取得现在的辉煌业绩的!也是不可能实现人工养殖水产品总量多年来雄踞世界第一的位置的。
在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发明了“施肥养鱼”技术,才得以让养殖水体资源相对贫乏、劳动者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由于人口众多而消费需求巨大的我国水产品市场,有了相对充足的各种水产品的供应局面。而正是由于在全国各地拥有了大量的水产品市场,以及品种丰富且相对廉价的各种水产品供应,才得以让经常感到囊中羞涩普通劳动者们,也敢于光顾各地的水产品市场,可以经常让其家人们有幸品尝到采用各种水产品烹制的美味佳肴。因此,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客观地看问题的话,在水产养殖业者使用的“施肥养鱼”技术,可以认为是一项为我国普通水产品消费者带来的“福音”的技术。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为什么要强调“养水”?因为“养水”就是在“养”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和藻类,而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和藻类类群,不仅是我国多种养殖鱼类的天然食物(如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细鳞斜额鯝Xenocypris microlepis等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以及几乎全部养殖鱼类鱼苗和幼鱼的食物均为浮游生物),其中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还是水产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之一。
迄今为止,我国对于处于苗种阶段的多种养殖鱼类开口饵料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但是,尚远远不能满足其实际需求,多种养殖鱼类在其苗种培育阶段,主要还是要依靠摄食水产养殖水体中的天然饵料。而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不仅是养殖鱼类维持其生命不可或缺的,还是提高养殖鱼类对于饵料的利用效率、快速分解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质等不可或缺的。因此,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掌握其“养水”的技术,对于获得水产养殖的成功也是不可或缺的!至少对于我国当前的淡水水产养殖业的现状而言,采用“肥水产品”调节养殖水体的水质还是难以避免的。
2、我国水产养殖水体水质调节技术的演变
千百年来,虽然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一直在强调的水产养殖技术就是如何“养水”的技术。但是,随着养殖对象以及养殖方式的不断变迁,水产养殖业者所采用的“养水”技术与方法,也是随着其变迁而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的。
在上世纪中叶,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鲢、鳙等“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已经获得了突破,在我国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的江苏、浙江一带,主要的养殖对象也就是“四大家鱼”,采用“大草沤肥”的养殖方式也就是当时比较盛行的“养水”技术。这种肥水养鱼的方式,也就决定了在单位养殖面积内的产量不大可能超过数百公斤。这也就是因为水产养殖业者采用的是“大草沤肥”的养殖方式,决定了难以获得更高的单位养殖面积的养殖产量。
当年在水产养殖业内有一句话很流行,即“说起来是养的四种鱼(即“四大家鱼”),实际上是养殖的是三种鱼(草鱼、鲢和鳙,因为青鱼需要动物性饲料而无法大范围推广饲养),捕捞起来就是两种鱼(鲢和鳙,因为草鱼的疾病多,大多数草鱼鱼种均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地因病死掉了),老百姓能吃到的只有一条鱼(鲢,因为鳙的数量比较少,其中大多数成为难以被普通消费者获得的‘高档’水产品)”。为了解决水产养殖中的肥源问题,人们开始进行了“种草养鱼”、“种稻养鱼”、“鱼、猪配套养鱼”、“鱼鸭混养”和“化肥养鱼”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毫无疑问,由于这些水产养殖“肥水”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于增加我国养殖水产品产量,还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采用配合饲料养鱼的方式在各地逐渐兴起与推广,迄今为止,不仅有了供大多数养殖鱼类摄食的所谓“全价配合饲料”,而且也有了大量对虾饲料、龟鳖饲料、蛙料等,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采用商品化饲料喂养各种水生养殖动物,已经成了水产养殖业的常态。正是由于我国的水产人掌握了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人工繁殖技术,也突破了各种养殖水生动物饲料配合技术,才有了现在我国养殖水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的局面。
随着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人工配合饲料的推广与应用,过去水产养殖水体中缺少的微生物和藻类需求的氮、磷等各种营养元素的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由于未被养殖动物摄食掉的人工配合饲料残饵,以及养殖动物大量的排泄物,不仅可以弥补养殖水体中氮、磷等微生物和藻类需求的营养元素不足,而且是往往严重地过剩了。
因此,在依靠人工配合饲料饲养水产养殖动物的养殖水体中,水产养殖业者“养水”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水产养殖业者现在要面对的“养水”矛盾,已经不是为了解决养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不足,而是要解决这些营养元素过剩的问题了。因为在养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而导致养殖水体出现的“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状态,而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无论是对于养殖水体中的水产养殖动物,还是各种微生物与藻类的正常繁殖与生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水”的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水产养殖业者采取的应对措施也必须有所改变。
3、“施肥养鱼”方式将在我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逐渐消失
近几十年来,由于我工、农业的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大量工、农业废水,以及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已经给我国不少地区的水资源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了减缓或者避免由于经济发展给我国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从数年前开始,农业农村部就出台了限制在部分水库和湖泊中采取“施肥养鱼”技术开展水产养殖了,并且逐步取缔了在部分湖泊和水库中已经实施了多年的围栏养殖以及网箱养鱼模式。与此同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集约化、设施化和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正在努力地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强调对于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尾水处理合格后再排放。提出坚持养殖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聚焦养殖尾水科学治理,推进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近期重点示范推广池塘底排污尾水处理技术、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处理、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流水槽+”尾水处理、工厂化循环水处理等5项典型治理技术模式,建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推广基地”100个以上,在各推广基地率先实现养殖尾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辐射带动各地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取得新进展,推动养殖水域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将重点依托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县),开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示范,加快推广一批较为成熟的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
近期将重点示范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盐碱水绿色养殖、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鱼菜共生生态种养、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等9大技术模式,建立“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推广基地”200个以上,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样板,辐射带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广泛应用,助力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农业农村部先后推进的这一系列措施的目的其实也非常简单而明了,就是要借助科技技术的力量,在确保我国水产养殖业高水平发展同时,能保护好祖国大地的青山绿水大环境。
实现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成功转型升级,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依托。业内人士可能都是知道的,在科学与技术层面能决定水产养殖业能否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是三个问题,即需要解决水产养殖中的苗种、饲料和病害的问题。
农业农村部正在实施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中,就明确地提出要实施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鼓励选育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加强品种性能测试,支持重大育种重新联合攻关和标准化扩繁生产,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我国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采取的具体措施是重点依托水产遗传育种中心、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主体,以农业农村部已经发布公告的水产新品种为主要对象,因地制宜、稳妥开展开展水产新品种试验推广、生产性能测试试点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等重要养殖品种联合育种,建立水产新品种试验推广基地100个以上。示范推广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水产新品种20种以上,实施水产新品种示范推广效果调查评估,辐射带动有条件的养殖企业广泛参与,提升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
对于水产用饲料的问题,农业农村部提出的最近的研究与开发方向与目标,要统筹协调渔业产学研推用各方面力量,突出重点区域、聚焦重点品种,推进替代型配合饲料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技术和养殖方式,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的水产配合饲料推广应用技术体系,提高配合饲料替代率,减少幼杂鱼使用量,实现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期将重点放在辽宁、江苏等12个省(区)开展行动,选择重点养殖海淡水鱼、蟹类等建立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试验推广点50个以上。力争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石斑鱼(Epinephelus sp.)、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等海水鱼类推广点替代率不低于60.0%,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乌鳢(Channa argus)等淡水鱼类推广点替代率分别不低于80.0%和50.0%,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青蟹(Scylla serrata)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等蟹类推广点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0%、30.0%和60.0%。
关于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控问题,农业农村部提出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水产养殖病害绿色防控和规范用药技术普及,探索零用药、免疫预防等健康养殖技术,打造一批可复制、操作性强的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化技术模式,实现科学防控和用药减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近期重点从发展生态养殖、使用优质苗种、加强疫病防控、指导规范用药、加强生产管理等5项技术措施着手,建立水产养殖用药减量模式推广点300个以上,力争推广点的兽药使用量同比平均减少5.0%以上,抗生素类兽药使用量同比平均减少10.0%以上,形成一批标准化技术成果和用药减量化技术模式,养殖者规范用药水平明显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调整我国水产养殖对象(改变为能适应在各种养殖设施中生活,靠摄取人工配合饲料快速成长的品种),改变养殖模式和方式,加速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以适应人们对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已经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持续了多年的传统“施肥养鱼”方式,可能将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逐渐地消失。
4、试谈“肥水产品”的转型升级与管理问题
落实农业农村部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全体水产人需要了解并积极参与的事情。在集约化、设施化和工厂化的各种水产养殖设施中,完成水产养殖的全过程,无疑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然而,面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现状,要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达成在集约化、设施化和工厂化设施中发展水产养殖业的目标,可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水产养殖必不可少的一些养殖鱼类苗种培育时,可能还需要在各种类型的池塘中培育出供苗种摄食的天然饵料。因此,水产养殖业者利用一些“肥水产品”在这些苗种培育池中培育饵料生物,还是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而这类“肥水产品”如何适应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则是需要“肥水产品”制售企业家和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旨在提供给有兴趣的同仁们参考。
(1)“肥水产品”制售企业家应该注重吸收和参照人工培养细菌和藻类的现代研究成果,像制造细菌和藻类培养基一样,制备水产养殖用“肥水产品”。让企业生产的水产养殖用“肥水产品”能满足“成分清楚,质量可控,效果显著”的“肥水产品”制备要求。
(2)迄今为止,管理部门尚未对这类“肥水产品”提出管理措施,显然是相关管理措施已经滞后于水产养殖生产的实际需求了。作为这类“肥水产品”的管理部门,应该组织相关专家,尽早地制定出相应的“肥水产品”的管理措施,指导相关企业进行科学研究、开发出这类“成分清楚,质量可控,效果显著”的“肥水产品”,并指导水产养殖业者正确地使用这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