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人兰陵蔬菜从上海发展到江浙
2010年,上海筹备第41届世界博览会时,当地公安部门曾对辖区人口成分进行过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当年约有10.6万兰陵人在上海从事蔬菜销售行业。同年,兰陵提出蔬菜“三进”工程,即进上海、进世博、进超市。据当地有关部门测算,目前至少有15万兰陵人在上海从事蔬菜销售,兰陵蔬菜占据当地蔬菜市场份额的六成以上,兰陵也因此被誉为上海市民的“菜园子”。
“兰陵蔬菜在上海独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有物流基础,另一个就是兰陵人有闯劲。”曾先后担任过兰陵县工商局副局长、蔬菜局局长、农业局局长的张德华,从2008年退休至今一直关注着苍山蔬菜的发展。他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兰陵人已经开始了“买全国、卖全国”的蔬菜运销生意。内蒙古的土豆、新疆的西红柿,乃至寿光、海南岛的蔬菜,流通环节很多都是兰陵的车辆在运输。当本地蔬菜种植规模扩大后,兰陵人首先将销售目光瞄准了上海。
兰陵县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刘如彬认为,解放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南下干部从兰陵到上海,他们在上海落地生根,带动了两地之间的人员、资讯往来,所以相比北京、海南等地来说,兰陵蔬菜向上海的贩运更为集中。“出门做生意很多人都是奔着熟人、亲戚去。”一传十、十传百,品质出众的兰陵蔬菜也随之在上海扎根。
由上海向周边内陆延伸,江苏、浙江一带的蔬菜市场也逐渐被兰陵占据。“市一级不用说,大部分都是兰陵的蔬菜,现在县一级的蔬菜批发、零售也基本上都是兰陵人。”2000年至今,张德华每年都会前往这些地区考察。据他观察,率先在这些地方从事蔬菜生意的兰陵人,已经不满足贩运产自兰陵的蔬菜,他们在上海周边地区流转土地就地发展蔬菜种植,完成资本积累后又有不少人涉足房地产、食品等其它行业。
苍山县改名兰陵县保留了“苍山蔬菜”标识
2014年,遵循着对兰陵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临沂市苍山县改名为兰陵县。更名之后的兰陵县依旧保留了“苍山大蒜”“苍山蔬菜”这一特有标识。
张德华认为,苍山蔬菜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苍山除了有大蒜出口创汇,其它蔬菜基本属于自种自食;改革开放至1987年,有了大棚种植,蔬菜产业萌芽;1988年到1998年,依托国家第一轮“菜篮子工程”,当地形成了蔬菜产业基础;1999年到2008年,蔬菜产销量猛增,形成标准化生产;2009年至今,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转型升级。
先有苍山大蒜名扬海外,后有苍山蔬菜随之发展。“菜农们先是把大蒜卖到了各地,带动了运输行业,当地出产的其它蔬菜也随着成熟的运输线路带往各地。”刘如彬介绍,在苍山蔬菜发展之初,不少兰陵人是给寿光等地的蔬菜产业跑运输,逐渐把积攒的客户资源带到了兰陵,也带火了这里的蔬菜产业。
据悉,兰陵县农业增加值占全临沂市六分之一,农民65%以上的收入来自蔬菜产业,全县12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总产量420多万吨,这组数字呈现在兰陵的大地上,就是农田里连绵不绝的泛着光的塑料蔬菜大棚,以及道路上川流不息往返运送蔬菜的车辆。忙起来的时候,菜农就在大棚门口的阴凉地匆匆吃上几口饭,甚至晚上就睡在大棚一头的看护房内,省下返家的时间抢收蔬菜。
数十年发展形成的完善产业链条带动了蔬菜销售渠道在兰陵的聚集。以牛蒡为例,这种深受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外顾客喜爱的农产品,在河北、河南等地均有种植,但九成以上都是从产地运到兰陵之后再通过这里的销售渠道出口。
把“蒜薹事件”当警钟加大蔬菜产业扶持力度
翻看苍山县历史大事记,1987年以后至今的每年4、5月份,当地几乎都有与蒜薹产销相关的会议、活动。这除了因为苍山蒜薹是当地拳头产品,还因为在32年前,这里曾因蒜薹引发过一场轰动全国的事件。
1987年的苍山县,蒜薹产量已经达到4500万公斤。蒜薹属于“热菜”,一小时一个价,“头天卖不完第二天连草都不如。”当年5月27日中午的县城卞庄大集上,挤满卖蒜薹的各种车辆,收购点已停止收购。三合乡一位卖不掉蒜薹的蒜农,将一地排车蒜薹拉进县政府院内求助无果,将蒜薹到处抛撒,引起近千人围观的群体事件,被称作“蒜薹事件”。
5年后的5月27日,当地政府在县城一座小山上奠基开建大蒜塔。这座塔塔顶犹如倒立的蒜头,也似警钟,风吹有声,警示后人牢记“蒜薹事件”的教训。“现在回过头来看,蒜薹事件对苍山蔬菜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张德华介绍,当地政府在这起事件之后加大了对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
特别是近年来,兰陵县通过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推动蔬菜产业走上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现代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