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二维码

岭花嘎村:引企业共发展 种养殖相结合

   日期:2019-08-15     浏览:237    评论:0    
核心提示:200亩构树成片成林,180头生猪膘肥体壮,走进如今的关岭自治县花江镇花嘎村,过去贫困的景象已不在,处处都是劳作的繁忙。  以
 200亩构树成片成林,180头生猪膘肥体壮,走进如今的关岭自治县花江镇花嘎村,过去贫困的景象已不在,处处都是劳作的繁忙。

  以前的花嘎村由于产业较为单一,发展比较缓慢,村民脱贫致富一直看不到成效。

  “村子要发展,群众要致富,就必须紧接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从根上去改变。”村支书胡振兵告诉记者,花嘎村共有246户1095人,其中贫困人口为95户384人,那段时间,看着周边的村寨慢慢发展起来,他们村支两委心里也十分着急。

  正在村支两委四处考察,谋求发展的同时,花嘎村等来了一个发展的机会。

  据悉,今年1月16日关岭招商引资与成都安之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杂交构树林料畜一体化建设试点项目”,在关岭初步选取4个示范点,单个试点示范种植杂交构树大苗约200亩以上。由合作社投资建设试验点,单个试点建设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的构树生态饲料加工厂一座,实现年产约6000吨构树精饲料加工能力,并由合作社投资试点建设构树生态猪年出栏量约3000头的生态养殖场一座。

  花嘎村正是示范点之一。

  紧抓发展机遇的花嘎村,将种植杂交构树事宜提上了日程,制定花嘎村“124”发展目标,即以一家企业为主导,发展两个以上产业助推村企发展,制定4个脱贫攻坚政策助农增收。村支两委运用扶贫专项资金226.5万元,种植了200亩的杂交构树。同时,又利用青岛帮扶资金50万元,建设构树饲料加工厂。

  据介绍,花嘎村今年5月份200亩杂交构树全部种植完毕,构树每年能够割四茬,9月份开始收割第一茬构树,共收成51吨新鲜构树,安之源公司按照每吨60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51吨新鲜构树加工成81吨饲料,每加工一吨饲料安之源公司还会给合作社150元,第一茬共收入42750元。今年是试种植,管护经验的不足让产量受到一定影响,正常情况下年亩产能达8吨,年亩产值4800元。除开成本,每亩净收入能达3000元,200亩构树加上加工返点费,一年纯收入都近100万元。

  依托构树饲料,花嘎村按照示范点的建设要求,建设了占地10亩的构树生态猪养殖场,并养殖180头构树生态猪。

  胡振兵告诉记者:“用构树饲料喂养生猪,每天能够长肉2.6斤,4个月就能出栏销售。加上养猪周期短、见效快、市场大的优势,发展前景十分明朗。目前,花嘎村养殖了160头肉猪以及20头六花猪。随着养猪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年出栏量能达3000头,按照每头500元的保底收入,年产值能达到150万元。”

  据了解,花嘎村构树种植与生猪养殖的收益,都将按照“127”的模式进行分红,即贫困户占70%,合作社占20%,村集体占10%。

  种养殖产业步入正轨,务工条件也逐渐成熟。村民熊华周夫妇在养猪场做饲养工,每月夫妇俩共有5000元的收入,生活获得很大的改善。

  熊华周告诉记者:“家里有8亩地,原来种稻谷、玉米,8亩地一年才有4200元的收入。现在我们夫妇俩一个月就有5000元的收入,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一年也有好几千,生活是越过越好。”

  据了解,构树的种植及收割的务工需求就为30余户贫困户提供了务工条件,每天每人70元,一个月有近2000元的收入。构树生产加工车间聘用了6名村民务工,其中有3名是贫困户,每月保底工资达3000元。养殖场聘用两名技术人员,每月2500元的收入。今年1至9月,合作社发放务工费用28万元。“流转费用(田600元、地300元)” 务工 分红”的保障,让贫困户真正能够脱贫致富。

  如今的花嘎,借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贫困户试点基地”的发展模式,种养殖相结合,花嘎村形成了一条绿色生态的产业链
 
打赏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 ?>